看看啊 发表于 2023-6-15 11:05

黄河大集|老街长巷:“活起来”的黄河非遗大集

    爱东营讯 每到周六、周日,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上,到处人流如织,热闹非常。
    历史上的利津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名副其实的“黄河渡口”。从明清时期,利津就是海河陆路的交汇中枢和著名商埠,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地方名吃繁多。
    利津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紧邻黄河北岸,南起盐窝镇南岭村黄河大堤,北至北岭村,南北贯穿4个行政村,全长5公里。村庄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百年老街、十里长巷。黄河水、老物件、老建筑、老手艺、老故事、老记忆……在这里,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厚重感交织在一起,让人倍感亲切。漫步于这条长达5公里的古街就会发现,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块砖瓦都充满了故事。这条古街,是黄河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利津这片土地上交融的结果,它见证了利津从“百年商埠”到“黄河明珠”的历史变迁。
    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按照“一街三区”规划思路,打造非遗文创核心区、花田露营体验区、四贤历史文化区,重点突出非遗、民俗、国学、田园等元素,聚力打造黄河流域文旅标杆。
    这里一周两市开展“黄河非遗大集”。除周一至周五各非遗项目常态化开放以外,每周六、周日邀请全市其他优秀非遗项目集聚老街长巷,让游客购买体验非遗文创产品,多节点开展系列民俗表演。
    到今天,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真真切切地“活”了起来。走进老街,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充满了热闹的人间烟火气以及传统文化气息。在这里,既能看到利津名吃“利津水煎包”“黄河口滩羊”“北岭丸子”等特色美食,也能看到跑旱船、耍龙灯等黄河民俗文化,还能看到剪纸、面塑、老扬琴、黄河夯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外,老街长巷上的很多传统手工艺,也非常吸引人。刘氏布偶、留年旗袍、黄氏酒坊等80余项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展示,游客们在老街赶大集、品美食、买手造、看展演、逛美景,传承人们通过非遗作品展示和手工艺现场展演等方式,与赶大集的群众互动交流,通过原汁原味的细节呈现,让大家真实感受非遗的历史风采,市民们在吃喝玩乐间感受非遗魅力。
(记者 于采艳)

责任编辑:张馨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河大集|老街长巷:“活起来”的黄河非遗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