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lit.cn/./ 东营_感恩系列_胜利社区_东营论坛_家家琐事

胜利社区

搜索

[情感绿洲] 感恩系列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4-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LAN
本帖最后由 一斗谷 于 2016-4-30 20:23 编辑

感恩系列----怀念祖母
我的祖母
(作者生于1942年,从事教育事业43年)
一、祖孙亲情
      我从小是祖母喂养大的。只因一生下来,不够月,身个瘦小像个郎猫,且又体弱多病,还没奶吃。奶奶怕我母亲年纪轻,喂不活我,就由她亲自一手抚育,一手带我。奶奶的哺育付出何其之多,听姑姑说,一次我病得很重,身上冰凉,也不喘气了,肚子上还长着一片暑疮,稍要动弹,肠子就能从疮口出来。医生来了,也没任何办法,用手在我眼前晃动,见我睁着两眼连眨都不眨,他认为我已经没了知觉,让家里人把我扔了吧。可是我奶奶那里舍得,执意留下我,后来竟把我喂活了。是我母亲给了我人生,是我祖母给了我又一次生命。我的奶奶对我有着祖母和母亲双重的恩情!
      我和祖母的亲情,胜过世上的一切,乃至生命。在我人生中常扪心自问:假如为了祖母的安全与幸福,需要我献出生命,我能做到吗?我决能做到!毫不迟疑地献出生命!无论境况何等险恶。
      祖母是在公历一九五九年九月四日(农历八月初二)往生的,享年七十三岁。距今虽已五十六年,但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每逢想到祖母,我都心情哀痛,泪水纵流。祖母在我心中永远活着,她的音容铭记我的内心,永远如生。祖母对我的疼爱,我对祖母的尊敬,我们祖孙间的亲情在世间很难找到适宜的言词来形容。祖母赋给我的幸福,在世上没有哪一种幸福能够替代。祖母的逝世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灿烂,最明亮的天没了!我再也没有祖母在世时生活的那种幸福了。
      我的祖母没有名字。直到今天,每逢纪念她时,只能是用笔恭恭敬敬写下“王韩氏”三个大字,算是对她的称呼。为什么这样?这样叫人于心不平!想到此事,我总是默然好一会儿......一位伟大的女性,竟然在世上没个名字。我恨自己平庸,我要是个伟大人物,为自己的祖母追认个名讳该多好啊!
二、接生
      祖母一生从事“接生”。因为她心眼好,为产妇接生一向是义务的,从不收什么诊费,更不要什么礼物。只是在新生儿“十二天”或“满月”庆贺时被人家邀请去,吃顿“喜面”而已。
      论起祖母的医术,惊人的高超,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就连现在接生遇到的“大出血”抢救难题,她那时都有办法。她在接生的经历中救过不少大人和新生儿的生命。她的临诊首先就给了产妇莫大的依靠和信心。就连镇上当时专一接生的西医诊所丁大夫遇到解决不了的难产病例,也叫人专请我的祖母去接产。只要我奶奶一到定能化险为夷,小儿安全降生,大人小孩平安。
      就在当时的医疗水平,我奶奶仅凭把脉,就能知孕妇怀胎男女,也能仅凭把脉,看手相,就能判断产期。那时农村缺医少药,她还有许多土方医治百病,还能为小儿治疮疗伤。由于她的为人和付出,人们都尊称她“王大奶奶”,提起这个称号,三乡五村没有不知道的,尤得妇女们的敬重。常有些妇女爱跟她聊天,从中受到一些保健知识。
      奶奶为产妇接生,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天气,风雨无阻。有时回来已是后半夜了,但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把产妇母子的安危放在心中,从没顾及过自己。后来太老了,近七十岁的人了,可是人们太信任她,还有的产妇家人执意请她。有时夜里路不好走,请的人有的前边打着灯笼;有的替我奶奶拿着拐仗;有的干脆背着我奶奶。我父亲不放心,但也阻拦不住。在她的晚年,还在村里培养了两个徒弟,继承她的工作。
      祖母体质瘦弱,在中年时有位卜者为她算命,说她寿数只能活到46岁。家里人不放心,早就为她准备了寿衣和寿鞋。记得在我童年时见过奶奶从里屋墙的托板上,取下一个小糊箱,打开后取出的就是她的黑蓝色的寿衣和一双寿鞋。她晾晒后,放回糊箱搁至原处。我询问奶奶,奶奶说了事情的原委。可是奶奶那时都六十多岁了。我的祖母又解释说,若干年后,卜者对我奶奶说过,他说我奶奶接生时救了不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命,积了德,增了寿。说我奶奶的寿数能超过七十了。以后想起来这位卜者说得真够准。
三、信佛
      我奶奶信佛。当时有少数人不理解她,可也信服她。在众人眼中这位老人不太平凡,颇有些神奇,让人敬重。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她念诵“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她相信“六道轮回”,相信“因果报应”。反对口业,不喜欢说别人坏话。心肠慈悲,爱帮助人。祖母虽然不吃素,但她从不吃牛羊肉,不吃无鳞鱼,像黑鱼、鲇鱼、泥鳅......我从小见她烧香磕头,有时我也学她的样子磕头。她爱向人讲些孝道、敬佛,好人好报的故事。我在一旁也听得入神,有的故事,我还常请我奶奶反复说给我听,真是百听不厌,越听越爱听。
      我奶奶信佛,对我影响极深。我从小就尊崇佛,会念佛号,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到了晚年,我能皈依佛门,很大部分要感恩我的奶奶。
四、往生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农村一片混乱,生活很苦,吃喝也越来越差。我老姑担心我祖母的身体,就把我祖母接到丰台居住。就在来年春天,也就是一九五九年清明节,我请假骑自行车去丰台看望我祖母。原本一位干瘦的老太太,却吃得又白又胖,真像是发福了。
      就在那年的五月底六月初,从丰台我姑来信:定好哪一天,由我老姑把我奶奶乘火车送到杨村火车站,再由我父亲骑自行车到杨村火车站把我奶奶接回家。说是我奶奶不愿在那儿住了,非要回来,怕没那儿。这个消息也令人感到太突然了。
      那天,我父亲骑自行车把我奶奶接到蔡村,先在南蔡村汽车站稍南一点的公路旁等我。那时大约是上午十点来钟,我正在蔡中院区里,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往公路跑,老远就见奶奶坐在我父亲自行车的后架座上。近前一看,我奶奶也不那么胖了!还是过去样子,瘦瘦的,只是脸上的气色不太好。我见到奶奶虽然格外高兴,但还是有些埋怨,说:“您干嘛非要家来,家里的生活多差呀!”奶奶说:“傻孩子,奶奶要不家来,该没你老姑那啦!”我最怕奶奶有个万一,最不爱听这话,就急忙说:“瞅您说什么哪!”我奶奶却说了一句:“奶奶活不过去八月!”
      我祖母从丰台接回家,先住在北商村老家,后来又转到安庄我二姑家调养。看望她的人很多,得讯前来的哪村都有,老太太、妇女居多,客人临走时,她总是说:“以后见不了面了!”我当时很不爱听这句话。
      那时我奶奶根本没得什么病,只是拉肚子,我问起来,奶奶说在丰台我老姑家,一次熬带鱼,多吃了几口,渴了,喝的水凉了点,就开始拉肚了,一直没好。祖母临来时,一同带了我老姑给买的药,可是她不吃,也不让请医生,她说寿数到了。当时真叫人难于理解。
      我奶奶在二姑家住了些天,就转到蔡村。我二姑一同前来,为了便于照料我奶奶,我二姑从不离我奶奶左右。天气很热了,那时没电扇,我二姑就在我祖母身旁,一扇一扇给我奶奶扇凉。
      奶奶每顿饭吃得很少,只是少许的面汤或菜馅饺子。再到后来,每天什么都不吃了。只是让家里人把做熟的饭菜,放到眼前闻一闻,然后就靠喝白开水,里边放一点葡萄糖。奶奶喝的那罐葡萄糖是玻璃罐头,那是老姑从丰台买来的。这罐葡萄糖整整喝了一个多月。说也巧,在我奶奶往生后,这葡萄糖正好喝完。
祖母往生的情形非常殊胜!她预知生死,总认为自己活不过去阴历八月。
就在她往生的前一天,也就是农历八月初一(公历九月三日)祖母的精神特别好。我父亲背着她在房后的小树荫里边遊边蹓,我跟在后边,祖孙三辈边走边聊,比往日开心。那天晚上,祖母坐在坑上,一家人见祖母身体见好,就围在她的身边,家里又出现了往日的温馨。我见奶奶高兴,就求她讲“一个孝子背老母赶路,为老母亲看病”的故事。祖母又一次讲起这个事故,讲得津津有味。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给我们讲故事了!
      第二天,也就是农历八月初二(公历九月四日)祖母是这一天往生的。
那天,天气很好。一早起来,我把自行车推到院子里,杀上被褥,准备去杨村。因为那天是我当老师实习报到的日子。我正要动身,就听我二姑叫我,让我先别走。 我进了里屋,见奶奶正吩咐家里人,给她搭床板,穿寿衣。一家人感到愕然,都愣在那里,谁都没有行动。
      我二姑示意大家,别叫我奶奶着急,一切都按她老人家心思做。另外又暗示家里人,先让奶奶上床板,过一段时间,如果奶奶身体没事,再拆了床板,让她再回炕上去。于是家里人给我奶奶搭好了床板,穿好了寿衣。我奶奶躺在床板上对一家人说:“你们都离我这儿,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只留大中(我的乳名)在我跟前!”
      家里人都离开了。奶奶告诉我,祖宗桌的抽屉里有副红手套给她带在手上。她说她一生“接生”,临走时要戴上这手套。看这对手套是红布做的,是她早就做好的。一同还有个小袋,里面装着她临老这些年掉的几颗牙。我给奶奶戴好手套,那个装牙的小袋放在她身边。
      我把凳子放在奶奶的床边,我就坐在她的跟前,看看奶奶的样子,她的心情是那么平静,那么塌实。我肃穆地看着她。
不一会儿,她对我说:“人呀!先从脚死,我的脚已经死了,你摸一摸。”我一摸,她的脚冰凉,脚以上还是热的。
又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已经死到簸拉盖了!”(就是膝盖),我一摸她的小腿到膝盖也是冰凉的了。
      再过了一会儿,奶奶说:“我心里有些热,你拿咱家蓝花瓷壶,到房后八间坊菜园子的井里,打壶凉水。给奶奶溜溜。”我照奶奶的叮嘱找了壶,拿了绳子,从那口井里打来了凉水。在奶奶的胸口上,左转几圈,右转几圈,这样地溜。没多会儿,奶奶不觉热了,我也就不溜了。
      静了一会儿,奶奶跟我说:“人都死了,我的眼睛还活着,你看门框上那张《五福临门》画上的五个小小子,我还看得清清楚楚。”她的眼睛还那么明亮,久久地望着门框上的那张画儿;说话的声音还那么有力,通畅;心里还那么明白。整个情形和她健康时一样。看着看着,她轻轻合上了眼睛,像睡着了!我急忙大声喊:“奶奶!奶奶!”她再也没睁开眼睛,再也没有理我。我喊家里人,家里人闻声都赶进来了,大家观察着我奶奶。我二姑看得明白说:“你奶奶走了,你哭吧!”
奶奶真的走了,往生了!我一时不知所措,我懵了,竟哭不出来。现在想起来,当时没哭,还有益于我祖母往生。
      从搭床板,到奶奶往生,也就半个多小时。在这最后的短瞬时间里,奶奶没有一丝牵挂;没有一丝留恋;舒舒适适,平平静静地往生了!
祖母出殡那天,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我情不自禁,号啕大哭,在地上打滚,我真舍不得我奶奶呀!
后记
      笔者是文中祖母的长孙,所言之事都是事实。都是作者的亲自经历,亲自所见所闻。没有艺术加工,没有夸张文字。用普普通通的口头语表达的真情实感。
      文末补叙两件小事。一件是祖母往生后,在北商村老家,除了她用过的拐仗,找不到她用过的任何遗物。就连这条拐仗,手握的地方原是树根做的,祖母把这些树根都削去了。握把成了圆的,改变了拐仗的原样。后来祖父感慨地告诉我,是我奶奶怕我爷爷见物伤心,特意不让任何人觉察把她用过的东西都处理了。
      另一件是我祖母早就算命说能得长孙的济,我不懂什么叫“得济”。祖母说,在她临往生时,长孙能在她跟前。还就是说得真准!我任教的第一月工资,正付了奶奶的寿木款。就这两件小事,我就非常信服这位算命先生。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感恩系列----怀念老师

本帖最后由 一斗谷 于 2016-4-30 19:53 编辑

情(二首)
自幼入学,几经跌宕,幸遇段老师,从此志立信心,积极向上,学业大进。在平均八个多人录取一名的状况下,升入中学。恩师教学无类,为人刚直,从不势得,无愧造化之师。恩师为人令我由衷敬仰,恩师待我之情,毕生不忘。

爱生如子,尊师若父。
呕心沥血,一生受用。


外一首
                                                                                                      (2002年秋)
                                                                                            东有段春瑞, 西有王德中。                           
                                                                                            师生如父子, 志趣尽相同。     

                                                                                            吐哺春蚕志,艺业根基生。
                                                                                            岁月几十载,愈觉师恩重。
                                                                                                                         ( 作者注:段春瑞号兰生,王德中为作者本人。)


:段老师送毕业生作
                                                                                                    (1956年7月)
                                                                        春秋两度,     老圃浇灌,       侯雨毕业,      别冀母校,
                                                                        欢聚一堂。     芝兰生香。      道路有两。      所发不忘。
                                                                        师教生学,     园丁培育,      开学生产,     努力创造,
                                                                        德智并长。     桃李芬芳,      前途俱朗。      为国争光。

                                                                                               (2009年3月16日)
           恩师在世时,我曾三次去其家勾兆屯看望。前两次都因话语情长,夜住师家,畅谈近达旦。第三次因师年老,听力、体力均差,需多休息,所以未往。第四次去,老师已去北京大儿处养老,从此断了音讯。后于南蔡村一家商店,偶遇沟兆屯人,打听得知,恩师已逝世一年多矣。哀痛之下,写了此篇。
                                                                                 晴天霹雳,大雨滂沱。无泪无声,师星陨落。  
                                                                                车行数里,盈泪凄河。遥想当年,学文练墨。                                 
                                                                                官厅少年,《侦察兵》课。黄泥“关照”,桃花潭说。                                 
                                                                                午休、字篓,算盘摔折。萝卜园中,照像诗歌。
                                                                                多少往事,威而亲德。历史长河,难论功过。
                                                                                恩师,恩师,跋涉漠漠。朗日天晴,公正评说。


(1963年深秋)
          时六三年,我首任毕业班级,升学成绩良好。正在高兴之时,却遇下放政策,无奈之下,写了申请。心情沉闷,孙家安老师得知后,对我安心鼓励。后来恩师听到下放工作已经停办,又马上通知我——反复叮咛为人为事。此等恩义永生不忘,填写本词以为留念。
                                                                                  晴空月,师生相逢灯下夜,灯下夜。
                                                                                  话谈已往,心满激烈。
                                                                                  三度春秋熬心血,四岁怀师情难绝,情难绝。
                                                                                  天光弥漫,银霜四野。

范树田老校长,不仅才艺双全,更是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辈。我与他一起工作,深受其益。感情之深,至今不忘。
才艺老校长,感恩不能忘。
文革求挨斗,轻声悯心肠。
发煤空大秤,风琴何必偿。
两书潘龄皋,指导尽其方。
伯乐具慧眼,尽忠尽力量。

感念韩老二首
         与韩邦里老校长一起工作多年,是极大幸运。他为人坦率、憨厚。对工作极负责任,极有事业心,极能吃苦,极为清廉。我是由衷敬佩,虽分别二十三年,其情有增不减。
清廉如水,关爱师生。
体恤下级,扶危济穷。
精诚教育,一心为公。
艰苦创业,屡建殊成。
为官如此,众人尊敬。
秋风春雨洒心田,岁月离别二十三。
北蔡高中初相识,新华泗村话当年。
地震八百见为人,羊坊饮酒知一斑。
多少往事心中记,只愿韩老体永健。

  柿赋送友人
                                                                                                       2009年1月
  柿树,柿树!何人植护?
株株亭立,新芽尽吐。
核栗欢欣,椿榆生妒。
他年数围,乡民怀慕。
灯果累累,志同作赋。
拳拳教育,痴心永注。

(1963年深秋)
时六三年,我首任毕业班级,升学成绩良好。正在高兴之时,却遇下放政策,无奈之下,写了申请。心情沉闷,孙家安老师得知后,对我安心鼓励。后来恩师听到下放工作已经停办,又马上通知我——反复叮咛为人为事。此等恩义永生不忘,填写本词以为留念。
                                                                                          晴空月,师生相逢灯下夜,灯下夜。
                                                                                          话谈已往,心满激烈。
                                                                                          三度春秋熬心血,四岁怀师情难绝,情难绝。
                                                                                          天光弥漫,银霜四野。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感恩系列----怀念母亲

本帖最后由 一斗谷 于 2016-4-30 20:09 编辑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面庞方正,目光慈祥,心肠和善。从不与人争执,一生中没跟任何人吵过架,更不会出口骂人。哪怕是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从没戳过一个手指,更不曾怒斥过一句。她为人苦自己吃,气自己受,总是让别人过得去。在一些常人看来,她的一生是受罪的一生,是平庸的一生。我是她的长子,在我这做儿子的眼里,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令人敬仰的一生。在我的心中母亲有金子般的品格,让我这做儿子的永生怀念,永生学习!母亲永远在我心中。
一、苦难的身世
        我的母亲是大南宫人,出身在一个忠厚朴实的农民人家。她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我母亲行大。姥爷姥姥领养这四个孩子过日子,虽然不富裕,还是能过得去。可是一场变故,毁了这个家庭。
        那个年月,突然来了一支军阀队伍,驻扎在大南宫了。这些兵中有个头儿,让我姥爷给他们放骡马,还应允在他们临走时送给我姥爷一匹骡子。我姥爷轻信了他的话,放喂骡马很用心。谁知骡马放喂肥了,这些兵走后,那匹青骡子倒让村里的一个恶霸牵走了。
         我姥爷咽不下去这口气,就到这个恶霸家去理论,被他的家人赶了出来。真是祸不单行,青骡子没要回来,没隔几天,家里西厢房邻胡同的屋墙,夜里被人凿了一个大洞,里边过冬的粮食都从这个洞偷走了。我姥爷怀疑是那个恶霸指使人干的。自己思量怎样才能报这个仇,出这口气。可是人单势孤,没什么办法!于是就拿把镰刀闯到这个恶霸的菜园子里,胡乱砍起他家的韭菜。让他家看园子的看见了,这个人夺过镰刀,打伤了我姥爷的脑袋。
        这件事激怒了这个恶霸,他就派人把我姥爷家围着,然后踹破院门,横闯进去。我姥爷吓得躲进缸里,上面盖上盖儿,才没被这些人搜着。我姥爷吓傻了,加上头伤越来越重,后来就疯疯颠颠病死了。
        一家人没法生活,我姥姥就去天津当老妈(女佣),不久又被人拐卖了(直到解放,才从山东找到)。失去了双亲,怎么生存?十岁出头的我母亲只好带着我的舅舅和两个姨,到处掏磨眼,打野菜,拾粮粒,要饭……真是饥寒交迫!
二、童养媳
         我家在我父亲小的时候,日子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我的爷爷和奶奶一直担心我父亲说不上媳妇。我三姨奶是大南宫人。一次巧然,我三姨奶把我母亲一家的遭遇讲给了我爷爷奶奶听,并且想替我父亲说媒,也就是想把我母亲说给我父亲做个童养媳。我爷爷奶奶一听,觉得我母亲也是个老实户人家的孩子,一定朴实、厚道,将来是个过日子的人,心里就先有几分满意。
         没过多久,我爷爷奶奶的就亲自到了大南宫,我三姨奶找来了我妈,向我妈细说了我家情况。我妈那年也就十一、二岁,一直听着,没有说话。我爷爷奶奶见了不知道我母亲愿意不愿意,最后就问我妈:“孩子,你要是愿意,就跟我们二老一同回北商村。”说完,就见我妈仍然没说一句话,扭头跑了。我爷爷奶奶心想,这孩子是愿意不愿意?等会儿吧,要是不回来,也就是不愿意,这件事就当作没说。
         谁知过了一会儿,我的母亲夹着一件衣服,拿着一个小帽子回来了。于是就到了我们家当了童养媳。我母亲的妹妹弟弟呢?我二姨送给了泗村店侯家当童养媳,后来人家把我二姨当了闺女,长大后给她说了婆家,嫁到南寺上崔家了。我老姨送给了圈子孙家当了童养媳,剩下我舅舅就寄养在我二姥爷、三姥爷家了。原本很好的一个家,就这样离散了。
三、艰辛岁月
          我母亲来到我家,十七岁上同我父亲圆了房。因为家里穷,只有三间土坯倒房,其中西间还是过道,大车就存放过道里。实在没办法,家里又尽力垒了一间土坯西厢房。这间房很小,还是插锅炕,屋里暗得连大白天看东西都费劲,我的父母就住在这里,算作新房吧!
那时,我母亲每天做饭,喂猪,忙家务活。接三差五还要推磨,农忙时,还要帮我父亲下地干活。直忙得连吃饭,都得边做边吃,没正式上过桌坐稳喽,像样吃顿饭。
          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弟四人还有两个妹妹。由于子女多,她要上敬老人,下顾孩子,跟本没工夫照顾自己。一件旧衣服不知要穿多少年,一床被褥盖得棉絮在里边滚了球,成了蛋,什么冷不冷,热不热,自己从没想过换新的……能凑活就凑活,一生中从没因吃穿计较过。
          就是到了后来儿女大了,儿媳们给她买新的衣服,换新衣服。她怕儿女们生活困难也总是执意不肯。她一生中没穿过一件比较像样的,比较贵的衣服,没铺过一套比较舒适的被褥。直到她老年,病卧在床,儿媳们才不经她同意,给她做了两套新被褥。每想到此事,儿子我深觉不安,真是满脸汗颜,我深深觉得愧对母亲!
          在那个年月,我的家庭条件差,我父母又多子女,我的父亲在运动中又常挨整,挨斗。村子穷,户又穷,我们兄弟四人说媳妇真是难上加难,这成了我老妈的心病。平时没人给她钱,攒了一点钱,自己舍不得花,甚至舍不得买个馃子吃,都是花在求人作媒,给儿子说媳妇上了。四个儿子,三个媳妇是她求人说成的。说成的媳妇,很大的因素是对方见这个未来的婆婆好,放心,才成的。
我老妈为了给儿子说媳妇,常常整夜睡不着,有时半夜突然坐起来,一直坐到天亮。就这个情形,心里有多么难,多么愁,只有她心里知道……那都是为了儿子呀!
           再到后来,到了孙子这一辈,为了孙子看病、上学她都要把自己平日攒的钱,一分不留地拿出来给孙子。那个年月,买吃的还花粮票,粮票又叫“保命票”比钱还重要。她还要把自己存攒的粮票拿出来给孙子,生怕孙子在外地上学吃不饱。
她时时想到的是别人,唯独不想自己,她在最愁闷时,总是一个人边干活边哼着一种不成调的调,用以宽慰自己。是呀!她有愁有难跟谁说去呢!
             我的老妈一天忙里忙外,忙这个贫寒的日子,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去看什么“会”,去看什么“戏”,更谈不上欣赏什么“歌”,欣赏什么“舞”了。在她的人生中只知道《刘巧》、《秦香莲》两出戏。(在母亲晚年病重时,我给她放光盘她只看这两出戏。再有也就是动画片《猫鼠大战》用以解闷罢了。)何以这样?因为在她的人生岁月中,除了劳动,就是为家庭,为儿女分担忧愁了。
四、好妈妈
         说起我妈妈疼儿子,在我心中想了许多词藻都难于准确地表达出来。我就用儿童们最爱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来表达吧!这支歌对于我一个如今也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同样是心潮起伏热泪涌……
         我是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离开北商村,离开祖父母转学到南蔡村小学上学的。就在我上初一,夏日里的一天,天气很热,一大早起来就让人热得冒汗。那时我每天早晨起来,要打扫门脸内外卫生(当时父亲开的“文记号”杂货铺)收拾好柜台,下板,生炉子。现在我想不起来那天我做错了什么,父亲大发脾气,吓得一家人谁都不敢出声,谁也不敢做饭。我生怕迟到,就空着肚子,背着书包往学校跑。
刚上第一节课,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地叫。当时我的座位是第二排靠窗户,透过玻璃见外边有个人挨着一个一个窗口走过来,她在往里看。我一看是我母亲,只见她手里拿着一卷大饼卷着馃子,看样子是给我送的饭,我站起来小声喊了一声:“妈!”在得到老师允许,我从开着的窗户把饼卷接过来。我见我母亲顶着烈日满头是汗,从家到学校是有二里多路呢!
           在我上初二时,“大跃进”,我们蔡中学生离家去二十多里外的七相公庄切薯干,每天三顿饭是吃白薯,很少见到玉米面。没办法,一个多月下来我馋极了,只好说谎,请了一天假。回到家,我把自己受的苦向妈妈一说,其实家里吃的还不如我呢!我妈没犹豫,就把家里仅有的一只黑母鸡炖了,给我吃。我一古脑连汤带水吃个净。妈妈看着我那个吃样,她高兴地笑了。可她自己却一口没舍得吃。我这个不知孝顺的儿子,当时竟没让老妈尝尝。直到现在每逢想起此事,我都相当恼恨自己。
          等到我教书了,当老师了。那时年青,饭量大,我在学校吃定量,吃不饱。家里是农户,更苦。可妈妈再难也要攒起点粮食留给儿子吃。记得一次我回家,到家已经是夜里八、九点钟了,月亮都老高了。妈妈领我到村中的碾盘,把一小兜玉米粒倒到碾子上,我们娘俩把玉米粒碾成面,再到家里贴成玉米馍,给儿子吃,像这样的情形太多了!
          在那最苦的年景,乡下都有人饿死了。没法,为了活命我妈抱着我四弟(当时我四弟不到一生日,还不会走。)去天津要饭,把要到的饭先喂我四弟。晚上没有处住,就坐在女公厕里度夜,想起来简直连乞丐都不如。
我的三弟,长期挨饿,腿关节都肿了,走不了路,又没钱医治。我妈央求好心人,要来猪骨头,熬了汤,给我三弟喝。一天,一天,直到把他喂好喽!
          我的两个妹妹,都出嫁了,一有什么难处,总要来找我妈,我妈从来没有拒绝过,总是竭尽全力,帮助她们。直到现在想起来,我老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六人抚养大。这份恩情,我们今生今世无论怎么报答也报答不完的。我们亏欠母亲真是太多太多了!
五、慈母婆婆
           提起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多认为是难处的。可是我**牌牛?凳谴饶敢坏悴还?荨?/font]
           我的妻子叫孙福荣,我和她刚结婚时,年纪轻,不会照料自己的生活。我在学校上班住校,每星期日才回家。福荣从生产队每年分不了多少柴禾,冬日家里的土胚炕很难烧热,真是冷灶冰炕。铺盖又少,工资低,添置不起。我母亲怕儿媳挨冻,每天晚上烧热一块砖,放到儿媳的被褥里,熨来熨去,等到被窝热了,再让儿媳休息。我妈对新过们的儿媳,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地呵护。
           后来我和福荣有了两个孩子,正赶上当年计划生育的绝育政策。福荣做绝育手术那天是公历三月五日。天气很冷,她进了手术室,在走廊里等候的除了我和我母亲,还有一同做绝育的几个家属。走廊里冷嗖嗖的,人们的心情沉冷沉冷的,静得可怕。过了一段时间,手术门开了,福荣穿着单薄的衣服,被护士搀着送了出来,(当年,护士是不管送到病房的),她缩着个身子,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办?就见我母亲急忙走过去,脱下身上的棉袄,披在儿媳福荣的身上。她自己却穿着一件旧单褂,搀扶着儿媳往病房走。走廊里有个同村男青年叫王兆的见了,情不自禁地说:“王娘!我要是闺女,给您当儿媳妇。”
          福荣住了多少天医院,我母亲给她送了多少天饭。(那时,家里没条件吃医院饭)家里离医院足有两里路,我母亲就凭走,因为她不会骑车,中途还要穿行公路。在福荣做完手术后,我母亲为了给她改善伙食,让儿媳吃得顺口,从家里包了饺子。煮熟了,没有器具盛,就放在茶壶里。为了保温,就怀抱茶壶,把热饺子给儿媳送去。
          还有一次,福荣病了,夜里闹得重,一时附近大夫不能看,说十里外的湾子有人能看。那时还没铺柏油路,去湾子得穿三、四个村呢!我母亲竟打着灯笼,领着我的小女儿作伴,在深夜里去湾子求医。半路上让一个村看青的(护庄稼的)扣住了,以为是偷玉米的,领到他们村里的队部审查了一通,才放喽,等到请来医生已是第二天上午了。
         我是大儿,母亲关爱大儿媳的事我知道,可是又何止这些,可以说多得数不清。同样我母亲对我的几个弟媳的疼爱,也是有许多许多,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我的老妈从不想自己是婆婆,她把儿媳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自己就是儿媳的亲妈!
六、杰出贡献
         我的母亲在我们家族中有着杰出的贡献,那就是在她六十多岁的晚年,竟喂养了一个刚落生就失去母亲的小孩,把她一把屎一把汗地抚育成人——这个孩子就是我的侄女“王强”,乳名“大饱”。
        当时有人建议把王强送人,说这孩子不好喂活。可是我妈妈不忍心,更是舍不得,她毅然决定由她亲自抚养。她已经上了年纪,每天本应吃现成的,喝现成的,本应让儿女照料。可是面对现实,她要精心照料一个很难护理的幼儿。
         喂养一个刚落生的孩子,谈何容易!没有奶,就冲奶粉。凉了慢慢热;热了慢慢晾,一口,一口,一小口,先自已尝了行,再喂。光喂奶不行,还要搭稀饭,搭稀粥……还要抓闲空,看好机会,求那些正奶孩子的母亲,哀求人家,可怜可怜自己的小孙女,喂上几口奶,给孩子补济补济……我母亲渴望自己的这个小孙女能够吃饱,能够长大,能够长壮,所以她给这个小孙女起的乳名叫“大饱”。
大饱小时候,除了难喂,还爱生病。每次生病我母亲就一连几天无法休息,连饭自己都顾不上做,顾不上吃。
          有一次大饱病得较重,住进了县医院。我呢?去杨中给儿子王永送生活费。那是一个夏天,下了班,我骑车到杨村时已经很晚了,我就先去县医院看望我母亲。在病房里,我母亲坐在病床上抱着大饱,正哄她呢!大饱哇哇地磨人,哭呢!我妈轻轻地拍着她想让她入睡。唉!等我离开时一看表,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像这样的夜晚,这样难熬的夜晚,为了大饱,我母亲又要经受过多少个呢!没人知道。
我母亲为了盼大饱能够强壮,就给她起一个学名叫“王强”。王强上学了,我妈早晨常常领她去“十”字街口豆脑摊上喝豆脑,吃馃子,还要送她去上学。我妈关心王强,时时不离手。记得我准备在一个星期天,定好车辆请我母亲去天津水上公园游玩,我母亲也同意了,可是到了那天她却不去了。怎么劝,怎么有理由,我真莫名其妙。咳!后来我明白了,那天王强被她舅舅接走了,王强不能同去了,我妈也就不想去了。
王强上学,能够稍稍离些手啦。省些事了,可我妈却又发愁了。我妈对我说:“我让人算过命,说我只能喂养王强到七岁,我就不在世了。”劝也不管用。可是后来我妈抚养王强到二十多岁,一直到王强结婚生子,我母亲都健在。王强的儿子“阳阳”我妈也见到了。在这里我领悟到,这是我妈心善,福德深厚的结果。
            我妈妈抚育王强长大成人,不仅使她有了强健的体魄,更使她具有了许多优秀品质。王强出嫁,到了婆家是好儿媳,能够孝敬公婆,孝敬老人,还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在厂里上班也能和睦同事,令人赞同。这些好的品格都是我母亲对她的熏陶,对她的感应结果。这些品格要胜过世上无价珍宝。
            我母亲晚年抚育王强的坚毅之举,漫漫二十多年的艰辛付出,我们王家家族的每个后人都不能忘记。这件事迹在王家家史中永远是熠熠闪光的一页。
七、要替人家想一想
          我母亲不识字,连1、2、3、4……都不认识,更谈不上读什么“文学名著”“四经五书”,可是仅举两事,就能看出她的待人待物。
          南蔡村有个叫“侯八爷”的老头,很有名望,人们都非常敬仰他。他跟我父亲关系也不错,常到我父亲开的杂货铺买东西。一天,老人拿个瓶子来到我家杂货铺,要打两角钱酱油。老人交了钱,我父亲给打了酱油。八爷提起瓶子刚要走,可是我父亲一时记愰惚了,觉得八爷还没付款,就说:“八爷,您还没给钱呢?”“给了!”八爷说。我父亲又说:“没有吧?”八爷一生气,又掏出两角钱,给了我父亲。心里不痛快地走了。
这件事,我母亲作不了我爸爸的主。后来就背着我父亲,到了八爷家。拿出两角钱说什么也要还给八爷。我妈说:“八爷,您给钱了,我在旁边看见了,这两角钱应该退给您。”直到八爷收了钱,我母亲才高兴地回去。这件事还是八爷亲口向人们说的。
再有一事,我在学校教学,负了一些学校的小责任。工作上有时遇到事不好处理,心里感到别扭,又不好跟任何人讲,就去找到我妈,向她叙说我心中的“委屈”。心想妈妈可能为我抱不平。可是我妈听后,对我说:“儿子,遇事要替别人想一想。”这一句话拨开我心中的雾霾,如同见了青天。从此竟成了我作人的准则。
八、夕阳中的母亲
          我的母亲一向是“难”、“苦“自己受,自己吃,极不愿意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在她的晚年有个渴望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往生了,不想给任何人增加负担。可是在她八十岁那年,突然脑出血,发病那天是2003年11月25日,在杨村中医院住院14天,12月9日出院。通过治疗她的头脑、口齿变化不大,可是左侧行动障碍,只能瘫卧床上,再也不能行走了。这是她心里极不愿意的,她常为此叹息。
           我母亲病卧床上将近三年(二年七个月),几个儿女,儿媳都要付出辛苦。但子女们付出的辛苦跟母亲一生为我们付出的辛劳相比,不知要少上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到了晚年,老妈妈病了,该让我们这些儿女、儿媳回报她老人家了,该让我们服侍服侍她了。谁多回报,谁多服侍,谁多付出,谁才是最幸福,这是天经地义的,对老母亲的报答,是报答不完的。
           我母亲曾跟我说过:“我算命,打卦都说我走时(指往生)四个儿子都在我跟前哭呢!”她还对我说:“给你爸送葬时,儿子你哭得撕心,真是……”在她的话语中母亲的心愿就是在她往生时,她一生疼爱的四个儿子跪在她的跟前痛哭,她就知足了。
           我母亲刚一出院,就先由我这个大儿侍候(每儿一个月轮流,从大儿开始),妈妈在第一个月里病情较重,每时每刻都要守候旁边,一分一刻都不能离开,要给她老人家揉捻病肢,即使夜里也是如此。一天深夜妈妈的病情突然转危,一时停止了呼吸,这可吓坏了我和福荣。王强和老妹德珍也慌了手脚,大家不由得大哭了起来,等我二弟和四弟得讯赶来,我母亲已经清醒了,恢复了知觉和呼吸。母亲望着我们几个子女,我们望着她,我们觉得母亲脸上好像更加慈祥。
          王强,我妈没白疼。无论我妈在我们哥四个谁的班上,差不多她天天必到。不是给奶奶洗脸,就是用热毛巾沾水给奶奶擦澡、喂饭。非常耐心细致,时刻把奶奶的病情放心上,端屎端尿格外精心。
          我妈妈是冬天早晨外出忘了戴帽子,忘了吃降压药,受了风寒才脑出血的。她不忧心自己的病,却再三告诫家里年纪大的儿女:“冷天外出要记住戴帽子,血压高的别忘吃降压药。”特别是在她病危时,她还叮嘱家人,在给她发丧时,别忘喽,要从她住的屋子用镐一直做刨的动作,刨到大门外。她说让这个病从家里去根。我母亲就是这样,时刻想的是家人,唯独不想自己。
          为了使我母亲还能出去活动,我和王萍去王庆坨买来了轮椅,这个轮椅坐累了还能躺着,很适合我母亲。她高兴地说:“我坐在上面,轮椅一动,我又像能走路似的。”我推她去过运河大桥,去过公路旁看水上凉亭,去过王强家看阳阳。后来母亲竟提出来去看我父亲的坟,我推着母亲去了。她看着我父亲的坟很久很久,望着远方的运河滩庄稼,她对我父亲坟的周围一切很满意。
           在我母亲病卧床上期间,医生已经不主张输液。医生的意思是脑出血后遗症恢复六个月后,就不会有太大变化了,再输液作用不大,何况我母亲年纪大了,不太适宜。我再三恳求医生,不管作用大不大,只是为了能延长寿命,医生同意了。在以后的二年多时间里,请医生陆续为我母亲输了三个周期的液。我觉得输液对我母亲身体是有好处的。可在我母亲往生的那天,王强提出再为我母亲输液。我觉得再输液对母亲没有什么好处了,我没采纳这个意见,不如让母亲安静的、舒适的走吧……
           我母亲信佛,她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六道轮回。她的一生受尽了苦难,她对娑婆世界没有一丝留恋。她一心渴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堂刘老师和八间房范居士都曾向她弘扬佛法,叮嘱我母亲每天常看佛像,常念“阿弥陀佛。”更重要的是临欲命终时,要等阿弥陀佛来接引,一心跟阿弥陀佛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母亲很听话,按人家叮嘱的话做。
            在我母亲病重期间我曾私下问过母亲,我说:“您愿意没谁哪?您没谁哪,谁有福。”我母亲说:“没老二哪儿。”母亲的意思是老二他在村里维持的人多,操持起来帮手多。我多年在外,不如他。我又征求母亲意愿,我说:“妈,您百年之后,发送您,给您助念阿弥陀佛好吗?”我妈点了点头。她很赞同念阿弥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母亲心里豁达,不拘小节,我觉得有些事情事先告诉她,她不忌讳,她会放心。我告诉母亲给她买的寿木(骨灰盒)是上等的质量跟我父亲的一样,是长孙王永花的钱。寿衣也是上等的,是我老妹德珍花的钱。我把母亲的放大遗像拿给她看,告诉母亲这是长孙女王萍花的钱。我对母亲说:“您的像,发送您,用完后儿子把您的像挂在墙上,天天给您烧香磕头。”正如我说的,这些年来我把母亲的像挂在佛像旁天天给烧香磕头。
             在母亲病卧床上近三年的时间里,无论轮班到哪个弟弟家,我都要接三差五去看望,再到后来差不多天天要去。在母亲身边,有时我把头趴在床边跟母亲聊天,我妈就伸出手拨弄我的头发。我留的头发比较短,有时妈妈还用大拇指用力搓,我望着母亲,猜测她的心思。我说:“您有好些话,不会说,不会表达,您才这样弄儿子的头发。您的心思,是疼爱儿子,舍不得儿子。”我妈点了点头。
我从来不跟母亲开玩笑,可是她病了,为了让她开心,每逢我临走时,我都伸出手握老妈的手,笑着说:“妈,再见,明天儿子再来看您。”临松开母亲的手,她的手指总挂我的手,我知道,老妈是舍不得我走。
             2006年公历6月10日(农历五月十五)是我母亲往生的那天。也是在我二弟班上最后的一天。(下一天就是老三班)一早我接了电话说我母亲情况异常,紧接着王强骑车前来找我。我赶紧到了二弟哪儿,进了母亲的住房。只见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脸色比平日红润,眼睛微闭,呼吸的动作稍大于往常。有时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人,然后再闭上。看样子心里是明白,我急忙跟刘老师联系。真是太有机缘了,刘老师正在佛堂,没外出,不一会儿就带来几位居士赶来了。刘老师一看情况,我母亲也睁开眼睛看着刘老师。刘老师马上给我母亲进行“三皈依,”并给我母亲开示再三叮嘱我妈,要心中专念“阿弥陀佛,”一定要等阿弥陀佛,等三圣来接,跟阿弥陀佛走。母亲又闭上了眼睛,看她的样子很像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又来了很多居士,大家都同声念“阿弥陀佛”,德良也从天津回来了,我们几个儿子都到齐了,儿媳也在旁边。我母亲睁眼看了看都到齐了,她闭上了眼,不再睁开了。佛号整整念了三个小时,我母亲就往生了。当时正是下午三点整。没有一点哭声,屋内屋外都是佛号声,一直念了三天,昼夜不停。
             我母亲躺在莲花床上,盖着“陀罗尼被”床下放一台坐地扇,天气虽然很热,空气始终清新。第二天下年三点才给我母亲穿寿衣。先是由四个孙女给奶奶洗浴,然后居士给洗,这时我母亲的肢体像生前一样柔软。一时我还不完相信,后来跟我的三个侄儿和我的女儿询问,她们四人证实,我母亲的遗体确实是柔软的,肢体都能弯曲。
            供桌上只摆水果和素食,四周摆着花篮。不杀生,款待宾客都是素席,为了保证素席水平,席面素食照荤席价格付的。
我母亲出殡那天,不打幡,我在车上打着“西方接引”几个大字的纸标。不撒纸钱,只扬花瓣。没有哭声,只是一片肃穆庄严……
            在火化场瞻仰遗容大厅里,播放着哀乐,我们家族人和部分亲朋们,围绕着我母亲的遗体缓缓行走。我母亲静静地躺在大厅的床台上,还是像生前一样,那么慈祥,那么和善。我们噙着泪水,强忍着哭声,向她老人家做最后的告别。我是长子,走在最前面。我到了母亲的近前,握起了母亲的手,她的手,她的手臂都和生前一样柔软,一点不僵硬,只是不温热了,是凉的。临放下她的手时,她的手指还像生前一样挂我的手。唉!妈,儿是多么舍不得您呀!
             我强忍着内心的巨大悲痛......我从母亲忠厚、善良、慈悲的一生,从她往生时的殊胜情境,我深信我的母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母亲的骨灰火化后,放在一个绣花的红布包里,由火化场工作的青年捧了出来,他穿着灰色的制服,戴着灰色制帽。他很礼貌地将我母亲的骨灰布包慢慢放进寿木(骨灰盒)。他说句:“老太太的骨灰有点整。”我隔着那红布看也觉得有些整。
到了坟地,我和家族的人,以及随去坟地的亲朋,庄严地恭恭敬敬地埋葬了母亲。
             事后佛堂刘老师问起了骨灰的事,我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刘老师说:“您老母亲火化成的可能是舍利花——也就是骨舍利!”
以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中我每天为母亲念一部《地藏经》回向给她。七七四十九天中,全家族吃素!
母亲的遗物,有两件棉被,按母亲生前的遗嘱:一件给了我三弟,一件传给了我。至今我每天都在盖母亲传给我的棉被。十年了,一直保护得还                那么好,盖着母亲传给我的棉被,心里感到格外亲切,身上感到格外舒服,睡觉感到格外的香!
有一个被面,传给了母亲的长孙,我的儿子王永。
             母亲给我的遗物,还有两个大洗衣盆,一个是铝的,一个是紫色塑料的,一把极旧的椅子。这些物品在我眼里格外珍贵,一直使用,格外爱惜。
             母亲留给我的还有一件是古铜色的毛头巾,我舍不得用,一直包着,做为永久的纪念,做为永久的传家宝!
母亲留给我们的更重的是精神财富,留给我们的是金子般品格。她的为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督查我们的作人!
  
            我写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正巧是母亲往生十周年。
            在这十年里,我时常和我的妻子福荣、儿子、女儿,谈起我母亲的往事。每次谈起,常常是话语伴着泪水。
            我母亲在一些势利人眼中,是低贱平庸的,是被看不起的。可在善良人们的心里,确是一位极好的人。南蔡村有位修鞋崔老师傅,当年曾经十分赞同地说:“王娘,那人太好了!”
           在我做儿子的眼中同,在我们家族人看来,我母亲永远是一位高大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为有这样一位母亲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母亲感人的事,还有许多,我还要陆续写出短文来,怀念她,纪念她。我永远忘不了母亲对我的恩情!
          母亲永远是我的榜样,是我做人的准则!


                                       2016年3月16日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感恩系列----怀念父亲

本帖最后由 一斗谷 于 2016-4-30 20:20 编辑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在我们家族中,给人的深刻印象,是个很能发家治富,很能吃苦耐劳,很能积攒财富,很能勤俭节约的人。
听我爷爷说,添我父亲是我祖父老来得子。那时节,我祖父和祖母年岁都近四十岁啦,农户中要是没有儿子,就会被乡邻看不起,更忧愁的是临老无人赡养。
        生我父亲那天,我爷爷坐在大门口,心里忧虑,不知生下来的是男是女。不知不觉打个盹儿:就见傍晚西边火烧云中飞奔下来一物,形态大小像轧麦场的大石滚,围我爷飞转了三圈。我爷一下子醒了,原来是个梦。这时我父亲降生了,一看是个男孩,全家都格外兴奋,我爷爷奶奶更是幸福。二位老人思忖梦中情境,心想我父亲准是个孝子,我爷爷奶奶将来准能指望得上。根据这个梦,给我爸起了个乳名叫“小挡”。
由于父母的格外偏爱,我父亲的体格正像他的属性虎一样,从小就格外强壮。甚至后来我奶奶生了我老姑,我爸还有时偷偷吃隔奶呢。

一、初见端倪
         在我父亲七、八岁时。一天,村里东坑翻坑底,水都浑了,鱼在水中乱游,受不了啦!这可惊动了全村,北商村打鱼能手很多,好多人都拿着各种打鱼工具,来到东坑逮鱼。我父亲就用家里的陈旧冷布,做了一个小搬罾,也来到东坑想逮鱼。他选择的位置是靠村边的小桥洞,没想到,没多会儿,他用小搬罾得到了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鲤鱼,我父亲抱起这条大鲤鱼就往家跑。村里那么多人,却没有任何人得到大鱼。
二、少年“剑客”
         因为我们王家在村里是孤姓,我爷爷就想让我父亲从小多结交乡邻好友。那时家里生活很拮据,可我爷爷也让我父亲到村里的“少联会”学武。请来师傅是南方人,姓岳,很是了得。所收弟子大约是三十六人,我父亲最小。
我父亲很有悟性,也很刻苦。跟岳师傅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而最出色的是“剑术”。等我能记事时,我记得,我父亲常带我去他们练武的地方。那          时候他们练武时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他们是真刀真枪真家伙。对打时,不加思索,随手抄过个铁家伙就使。嗖!嗖!嗖!不分轻重,不让分寸,各个全然不顾,有时都把我吓哭喽。他们练完之后,常见一些人身上、头上有伤痕,流着血,也不在乎。然后,说说笑笑到东大桥旁的坑水里,大洗一通。
         他们师兄弟间很重情感。大师兄任宝成,很受这些师弟的爱戴,他是中医世家,后来在天津中医院就诊,解放后写书立说,总结医术,在天津中医界很有名望。他对我父亲很是关心友爱。
        因为北商村的“少联会”很了不起,很有名气,每年定福庄华佗庙庙会,这些人要在那里献艺。我父亲在庙会上舞剑时,被南蔡村“宝合成”掌柜吴宝年喜欢上了。因为吴宝年很有武艺。我爷爷带我父亲到他商号买东西时,吴宝年抚摸着我父亲头顶,称赞说:“这小伙子,五趟剑!”意思是夸剑术能练出五个来回,可以说是出神入画够水平啦!

三、初入商界
         我爷爷见掌柜的爱惜我父亲,就想托人到“宝合成”当徒弟,学生意。因为当时有熟人曾多次推荐我父亲去天津学徒,我爷爷认为天津是个花花世界,学不出来好,就没同意。如果现在趁此机缘,我父亲能跟吴宝年学徒,将来成为一个生意人,那是全家人最美好的热望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爷爷就求我爸的大师兄任宝成给介绍,任宝成跟吴宝年是说得上话的,吴宝年知道后,当时找点原因,没马上应允,因为人家不了解我家为人。半年后才稍信,让我父亲去他那儿学徒。
         我父亲去南蔡村学徒,那年14岁,家里很穷,临行前我奶奶抖抖面袋,才凑了一小勺白面,给我父亲烙了一个小白面饼吃,用门帘子做了一个褥子。到了南蔡村,掌柜的人品很不错,从不把我父亲及其他几位徒工当伙计,而是当成同仁,当成兄弟。不仅在一起合过影,还送我父亲一张大四寸半身照。
         吴宝年掌柜的不仅武艺高超,书法也极好,楷书尤到精妙之处。他让我父亲几个人,除学生意外,每天晚上要专一学习墨笔字,我父亲在这几个人中学得最好。
        过去学徒的人,只有到了年底,才允许回家过年,平时是不能回家,我奶奶想儿子,又不能到“宝合成”去看儿子。没办法,“宝合成”的对门,道西有家“杨记绱鞋”。我奶奶想出了一个主意:让我老姑认“杨记绱鞋”的杨奶奶当干妈。这样每逢集上,我奶奶带着我姑去赶集,就坐在“杨记绱鞋”门外的小板凳上休息。说是休息,实际是看隔道对面的儿子。
吴宝年家族产业很大,据说有几个城市都有他家族的商号。“四清”、“文革”期间全家人被下放宝坻、蒙古等地劳动。改革开放后吴宝年是天津纺织六厂经理。
         临快解放时,吴宝年将蔡村产业收回,连同家人都回天津了,只剩下空房空院了。临走时将我父亲推荐到“庆得永”学打糕点。“庆得永”的老掌柜(张远高的父亲)头发发白,瘦高个,很实在,很和气,待我父亲极好。从此我父亲从“庆得永”学会了打“点心”。
后来我父亲离开了“庆得永”,回到“宝合成”。住在“宝合成”后院的正房,连同祖成云(学徒时的同仁)给“宝合成”看家。自己又骑自行车驮货追集卖。(也就是南蔡村集、北蔡村集、大孟庄集),顺便还要回家种地照看家里日子。
四、不识时务
          我爷爷掌家过日子时,家里很穷,总靠借钱度日。麦收一过,刚收的麦子马上就得卖了,还账、还息。这时的麦子正便宜,卖不了多少钱,但是不卖不行呀!没办法。麦子卖了,又得接着借钱度日,等到秋收一过,马上就得卖新收的玉米。这时麦子正贵,可玉米正便宜,又卖不了多少钱,因为急等还账、还息。所以日子老是穷着,缓不过气来。
        我爸掌家了,麦收时,他从南蔡村回来,把新收的四麻袋麦子,用绳子扎好觜,倒戳在长板凳子上,告诉家里人,就是饿死,也不许动。到了秋收,麦子正贵,卖麦子。头麦收时,正值春天玉米正贵,卖玉米。这样一来,家里的日子有变化,慢慢地富裕了。
为了提高家庭收入,我父亲考虑到地里光种粮食远不如种经济作物。那个年代还没有科学种田,他就在北园子试种了烟叶,他没种过,就向懂的人学,打叶、掰杈......三、五天的就要从南蔡村回家拾掇、管理。一次因为去北园子心急,自行车骑到吴家门口,下大坡时,自行车前叉折了,我爸摔蹉得很重。那时我也就四、五岁,正在外面玩,听说之后,急忙回家。就见我父亲坐在院子里夹道边的凳子上,脸有几块青肿和血痕。一家人都在那里不说话,说什么呢?还不是为家里才摔的。  
          到了临解放那两年,我父亲觉得发大财的机会来了。就是用自行车往蓟县北山偷运禁运物资,像火柴、煤油、大盐……卖给山里的八路军。从敌占区买这些东西便宜,可是到了北山解放区,这些物品价钱极高,能获得很高利润。但是沿途很险,有许多国民**关卡。我父亲不顾这些,有时独自,有时搭伴,趁月黑天高,趁狂风暴雨,越野地,过坟岗,跨沟壑,想法躲过乱人岗哨。如果被逮住,就是堆沟里枪毙。据说曹园一带,就常常枪杀走私货的人。按我爸说:“脑袋别裤腰带上。”
          那时期我父亲挣了好多钱。平时买地,不好买,没有卖。那时地主、富农好多往城里躲,乡下的地就赶紧卖喽,我父亲觉得机会来了,又是买地,又是买场,准备盖新瓦房。那时我父亲也听说,解放后,***过来要分地分房要土改。可是我父亲发财心切,心想:如果给我分了,就当我没挣。他不识时务,暂时发家了。解放后,他所卖的财产,又给没收了。家里又成了贫穷户。
五、没了,我再挣
           怎么办?再经商,没什么本啦!我爸爸就和同村聂振明、罗振朝,还有一人,忘名子了,四人合伙,在南蔡村租赁了赵七爷的门脸房,(两间宽)做起了生意。没有货架,只在门口摆摊。结果四个人只知花,不知挣,赔了本,散了伙。剩我父亲一人在这门脸房干起来。
          先是用自行车驮货追集,挣了一些资金后,就用中植皂木箱,做好,糊好,码起来当货架,摆个栏柜,开个门脸,干起杂货铺。当时正赶上政府发展工商业,我父亲很称心愿,杂货铺越干越红火,竟也起个字号,叫“文记号”,家里的日子如日中天,越来越好过,越来越富裕。这时我父亲就在栏柜东角靠立柱的后边,钉了一个中植皂箱,上面留一缝。每天顺缝往里塞一元钱,不管阴天下雨,不管是赔是赚,每天必要塞一元钱。这件事,他没告诉任何人,全家人除了我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其实那时家里所有货物价值只在一百二十多元。(那时每月都要盘货一次,所以知道这个款数)。三年过去了,他攒了近一千元。用这笔钱买了西侯家花园那五间瓦房,全家人在南蔡村这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院。不然,以后还得回北商村。当年外村人在南蔡村经商,能买了房产落户南蔡村的,也就三、两个人,我父亲就是其中一个。
后来,上级号召公私合营,他加入了。由于他每天卖货突出,款数最多,上级给他每月工资是三十二元,比其他人都多。其他人每月是二十四元。
            可是他又走错了一步。没过一、二年,他见少数人有退出公私合营的,他觉得还是单干自由,他也没跟我爷商量,他就支使我母亲找合作社的闫主任,结果退出了公私合营。我爷知道后,对我父亲的作法很反感,认为我父亲做了件大错事!我爸单干没多长时间货源断了,没处进货,只好关闭了杂货铺,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去了。家里的非农业户口,也变成了农业户口。
到了文化大革命,他多年挣下的家业让造成反派抄个精光。绵羊没了,车辆没了,生产工具没了。就连屋里桌凳、被褥也都被抄走了,屋里屋外空荡荡的。
            我从学校回家见我父亲孤零零地坐在东屋炕沿上。我怕父亲太伤心,就安慰他说:“没就没了吧,别往心里去!”没想他当时居然说了一句:“没了,我再挣!”

六、发家致富
            十年动乱结束了,改革开放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啦。我的父亲虽然年近六十,但他老当益壮又经起商来,也可谓“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他往天津大口巷运输鸡蛋,在那商场卖,我的几个兄弟也一起去。父亲经商历来注重职业道德,经常把他学生意时的规矩讲给我兄弟们听:第一,份量要准,决不许少给顾客份量。第二,东西要好,变质的什么时侯退,什么时候给换。第三,态度要和气,礼貌待顾客……由于他经商文明,受人信睐,顾客很多,没几年,家里又发了,自行车换成了“汽三”(当时够先进),还在天津又买了一间房,供家人经商居住。家里又重新盖了大瓦房,又开始了“文记号”杂货铺。后来,他太老啦!干不动了,不然他还有更宏伟的理想,去实现!

七、培养子女
           我的父亲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我在一、二年级时,在北商村祖父母身边上学,每天只知道玩。结果期末考试得“乙等”。父亲一看,不行,就在三年级下学期把我转到南蔡村小学来上学,加上他平日对我的督促,加上学校的良好学习风气,我的学习有了极大进步。
每天晚上父亲还要我练墨笔字,学书法。他给我作示范,耐心讲解,讲得透彻、细致,讲得很关键。父亲教我的是颜真卿体,记得初学的字是:“钻”、“马”、“鸟”、“华”、“年”……在我父亲的指导下,我的楷书进步很大,写完大仿,还要用毛笔抄书练小楷。当时我练出的水平,有些爱写墨笔字的大人,都不如我。蔡小一进大门的走廊里,东侧墙上有成绩栏,我的大仿、作文(用毛笔小楷写)小楷常在那上展览。
我在父亲身边还学会了经商,父亲不在家时,我能顶个大人在门脸卖商品。在我十几岁时,一次我单独一个人去北蔡村赶年集,卖鞭炮,还卖了不少。父亲为了鼓励我,还给买双绿球鞋,鞋的质量很好。
            我曾多次想跟父亲学“剑术”,可是没学成。他那把宝剑,好极了,金花绿地的剑鞘,金托的剑把上镶嵌着类似象牙似的剑柄,系着红绦穗,还有暗锁,不用钥匙捅,剑刃是拔不开的。我很喜爱,十来岁时,就常偷偷拿着玩,拔不出来剑刃,就带着鞘。也不知在什么时候,父亲的谁了,家里再也找不到了。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我见过许多剑,都不如父亲的那把。
在我中学毕业后,学校让我去速师学习。我当时正在天津黄家花园大娘家住。我父亲白天劳动一天,晚上骑车给我送“通知”。我爸见到我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他还要骑自行车驮我回家,当时我坐在后车架上,睏得直打盹,我父亲又多累,可想而知。以后我有了工作,有了“铁饭碗”,这首先要归功我父亲,没有他的努力,我的一切根本不可能。

八、永远怀念
           我父亲病得很突然,没来急详细医治,在2002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五逝世了,享年七十七岁。我最遗憾的两件事:一件是,父亲如果病见好转,我一定陪同父亲去蓟县长城一游。另一件是,我若是真有钱,一定要竭力为父亲医治。(那时我为买父亲病中吃的,还是临时向人借的三百元。)这两件事都没实现,是我终生悔恨自己的,我亏欠父亲的真是太多了。
          我父亲一直对我很严,见我很少有好气,但我心里从不怪他。我父亲那种不怕困难,那种刚毅不屈,那种自强自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这做长子的仰慕和学习,值得我们全家族人的怀念和尊敬。我为能有这样一位能干的父亲感到自豪。
我要永远感恩他,没有我父亲就没有我的今天!

2016年3月29日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感恩系列----怀念祖父

本帖最后由 一斗谷 于 2016-5-1 19:59 编辑

一张珍贵的合影
         墙上的镜框里摆着一张珍贵的合影。爷爷坐在凳子上,脸是那么慈祥,又是那么憔悴,还戴着老人毡帽,我站在他的身旁。就是这张照片引起了我终生不忘的辛酸往事。
        那是一九六一年的初春,正是青黄不接,没吃没喝使我一向健康的爷爷羸弱得不像样子。星期天,我从学校回家见爷爷这样,怕有个万一,得给爷爷照相……仅管那时困难到了极点,但钱再紧也要照。我知道爷爷是希望照个相的,但是见到家里如此状况,自己也就不说了。我知道他会更喜欢和我这个长孙合影,于是我向爷爷说出了我的想法,爷爷也很同意。
        爷爷没有像样衣裳,上身只穿了一件穿了又穿的旧棉袄,胸襟上满是渍垢,下面穿的一双棉鞋,头上满是绽开的裂痕。他柱着拐仗,我们爷俩慢慢走,去照相馆。爷爷前此天浮肿得厉害,现在又消瘦得厉害,走路很吃力。
照相馆在新开路,上新开路,有个大长坡,我搀扶着爷爷走到半坡时,停下来歇歇,他满目凄凉,向西望着,喘着气……唉!
        当时照的相,要二十多天才能取出。还没等到我爷爷看到这张相片,他老人家就……饿得逝世了。
我爷爷是早晨躺在被子里人不行的,当时我没有跟前,还在学校。是我爸爸去了小营学校送信,我才匆匆忙忙赶回来的。
        这段往事不堪回首,多年来每逢想到此事,我都泪水不止。
        这是一张珍贵的合影,也是一张辛酸的合影。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预留后续!!!!!!!!!!!!!!!!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预留后续!!!!!!!!!!!!!!!!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预留后续!!!!!!!!!!!!!!!!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预留后续!!!!!!!!!!!!!!!!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预留后续!!!!!!!!!!!!!!!!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1_489:}{:1_489:}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19:47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一斗谷 发表于 2016-4-29 10:04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在我们家族中,给人的深刻印象,是个很能发家治富,很能吃苦耐劳,很能积攒财富, ...

好文,一部中国现代史。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楼主的真实故事?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P.L.A 发表于 2016-5-1 20:09
楼主的真实故事?

所言之事都是事实。都是作者的亲自经历,亲自所见所闻。没有艺术加工,没有夸张文字。用普普通通的口头语表达的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一斗谷 发表于 2016-5-1 20:17
所言之事都是事实。都是作者的亲自经历,亲自所见所闻。没有艺术加工,没有夸张文字。用普普通通的口头语 ...

{:1_489:}{:1_489:}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1_489:}{:1_489:}{:1_489:}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