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lit.cn/./ 东营_20世纪90年代的劳模风采_胜利社区_东营论坛_魅力东营

胜利社区

搜索

20世纪90年代的劳模风采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5-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山东省
进入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我们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东营纺织企业里的女工学习换纱技术,还是早期企业家学习现代管理方式,蔚然成风的学习精神为劳模精神注入了新的风采。新事物的学习,又进一步推动了他们的改革力度。
  比如,时任东营市商业大厦“一把手”的薄占洵通过学习认识到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全市国有企业中第一个成功推行了股份制改革。
  由于很多企业家的锐意改革,东营很多效益不理想的小厂子成为大企业。大海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加强创新和科技投入,从一个资产不足20万元的镇办再生胶厂发展成为了集多项产业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
  20世纪90年代,东营民营企业家大量涌现,他们靠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带领群众入股办厂,推动了东营私有制经济的雨后春笋般的大发展,诞生了著名的广饶“西水模式”和利津“西孙模式”。
  这一时期,分配工作已经开始逐渐被合同聘任制所取代。大量劳模技术人员通过招聘的形式进入企业,他们与前辈们一样认真吸收改造技术,同时并没有因招聘性质的影响而疏远对企业的情感,表现出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和敢于担当精神。
  下岗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关键词。不少东营劳模在这一时期离开了钟爱的工作岗位,不过他们并没有陷入低沉,还是发扬“为企业解难、为政府分忧”的精神开始了创业。
  徐清玉是1992年的“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5年后他下岗,他不等不靠,与妻子在家办起了“雏鹰幼儿园”,走出了一条下岗不失志的再就业之路,1999年他获得了含金量更高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徐清玉的事迹与精神激励了后来很多下岗工人,他们都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了再就业。
  新时期的农民劳动模范继续延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大量生产粮食和棉花,积极交“爱国粮”、“爱国棉”。在这之外,他们还敏锐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突破单一的种粮、种棉等附加值低的传统农业思路,开始搞养殖业等副业。像垦利黄河口镇五县村的农民张守凤,受她转型搞养殖的影响,整个黄河口镇都出现了一大批养鸡大户,群众致富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